【推荐】P2P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应该关注数据质量内控管理和多头监管P2p公司内控

基金理财 阅读 48 2025-03-03 09:54:10

1. P2P接入央行征信

2019年9月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

前段时间,人人贷、向前金服等网贷平台宣布接入央行征信。这意味着,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进入执行阶段,

网贷终于以一种特殊的形式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之中。

近期网传,已有超过20家P2P平台正式接入或正在对接央行征信系统,其中有12家正式接入央行征信,还有近10家正在对接中。不过今年来,二代征信上线,又受疫情影响,这些P2P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的进度应该都有所延后。

2. P2P的数据质量

根据银保监会

2020年3月22日

发布的数据,实际运营的P2P数量比三年前减少近90%,而根据网贷之家发布的《P2P网贷行业2019年年报》,截至2019年12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343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已达6269家。

也就是说,从未来接入央行征信的P2P机构的潜在数量来讲,目前已经不算太多了,

为了能进一步扩展数据来源,央行征信应该有动力接入更多的P2P平台。

但最大的问题是数据质量问题。

当前P2P备案希望渺茫,平台的配合度不高,个别平台存在人力保证和技术支撑的双重缺失,在数据口径、数据质量等方面未必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报送,

反而可能会给征信系统存量数据带来负面影响

根据我爱卡卡友@做一辈子卡奴1表示,在人人贷好分期上的借款,未逾期的部分也上了最新一次查的央行征信报告。随后,也有其他卡友表示自己昨天查的征信发现也上了,

并且征信上的金额远大于到账金额

3. P2P的内控管理

P2P接入央行征信,不仅要报送逾期数据,更要查询央行征信数据。目前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违规查询央行征信系统的现象屡禁不止,由当地金融办实质监管的P2P在征信内控管理方面够专业吗?能做好吗?央行当地支行能及时监控吗?

其实从地方金融办同时监管的小贷公司在征信管理方面的处罚信息可见一斑。根据征信圈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末,公开渠道不完全统计的央行征信处罚信息来看,204次处罚信息中,只有1次是处罚小贷公司。

是小贷公司管理水平,科技水平都远超各家银行等持牌机构吗?

显然应该从别的方面思考这个问题。

此外,P2P普遍向助贷转型,还需考虑双重报送的问题,即同一笔借款,P2P平台报送一次,资金方的银行报送一次,且可能因口径问题双方报送数据不一致,在系统中产生两笔记录。还有,P2P机构面临集中清退问题,一旦机构整体退出行业,后续借款人若提出数据异议,改如何核实、更正,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还有,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

第十五条 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

所以,P2P如果想要报送其信息前,首先需要满足的法律层面,获取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这点,但目前剩余的这三百多家P2P机构,有多少获取了用户书面同意呢?又有几家能够实现报送不良记录时,再通知一遍用户的呢?这些平台的用户会同意吗?

4. P2P的多头监管

P2P现在到底归谁监管?简单说,归下面这三个部门管:

① 银保监会 掌控监管的大方向、出制度

② 地方金融局 具体执行监督、处罚

③ 互金协会 自律管理、检测数据、制定行业标准

2018年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其官网发布

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将P2P网贷正式纳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的管辖,并由普惠金融部制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管制度。

银保监会把网贷行业纳入同一监督管理后,

P2P形成了银保监会、地方金融局及互金协会自律这样多头的监管格局

5. 小结

P2P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鲜事物”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是好事,那么央行征信系统对这个“特殊的新鲜事物”的引入、退出、错误处理、问题解决都该有哪些应对之策呢? 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观点。

(来源:征信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学测量公司

影像仪器ogp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

3d光学测量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5月31日罗博特科涨849易方达新经济混合基金重仓该股新经济基金 下一篇: 【推荐】P2P是怎么运行的超高的存款利息怎么保证收益p2p收益多少合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