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P2P的未来在哪里p2p公司未来

理财技巧 阅读 98 2025-03-03 10:04:58

“专项整治以来,共有5074家从业机构退出,不合规业务规模压降4265亿元。”这是7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经济日报》撰文中给出的最新数据。

随着大量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机构退出互联网金融,存量机构违法违规业务规模明显压降,李东荣还重申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是以规范为前提,整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这篇文章不失为当下P2P行业的一剂“强心剂”。

“现在P2P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恐慌情绪太严重了。应该理智地看待市场,避免引发新的‘踩踏’,不能把合规平台跟暴露问题的平台‘一刀切’抹杀。”一位资深金融从业者,如此形容当下的P2P行业。

7月9日,央行宣布将网贷整顿的期限推后至1~2年,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放松”,更加严格的监管是大势所趋,P2P行业的洗牌与优胜劣汰还会进一步加速。

随着不合规的平台逐步出清,合规平台也要“打破刚兑”、依法合规审慎经营。从另一个层面说,一个荒蛮的行业只有彻底“出清”,才能真正迎来曙光。

劣币“出清”是必然

表面上看,这一轮P2P“爆雷”来得突然而猛烈。

6月15日,唐小僧发布公告暂停运营,打开了P2P爆雷的“潘多拉魔盒”;6月19日,联璧金融被爆无法提现,15名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月3日,牛板金公告,多个借款项目发生逾期。类似事件数不胜数。

但深究背后原因,这些高返利平台都具有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的特征:关联公司多,贷款项目真实性存疑,因而风险彻底暴露是必然。

野蛮扩张、乱象丛生、以高息收入掩盖无实质风险防控的所谓“金融科技”,违背了金融服务初心和金融本质。

为什么2018年6月以来P2P会集中爆雷?我们认为,以下三大方面因素不可忽视。

首先,监管整改期限临近,行业进入到“潮水褪去”的时代,非法集资平台无所遁行,爆雷是必然的。那些无力经营的平台,也进入最后清盘期。

其次,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债务违约潮来袭,P2P的企业融资项目违约也难以避免。一些平台项目出现逾期,也有大环境的因素。

再次,投资者对P2P行业风险的认知越来越强,投资人更加谨慎,钱越来越少流进P2P平台,势必会影响到平台的增长。当前的行业现状是,投资收益率不断攀升,然而交易规模却在连续下降。

中金公司预计,3年后正常运转的P2P平台预计不超过200家,仅为目前运营平台数量的10%左右。

近期,除了恶意违规平台集中暴露风险,一些合规整改的平台也出现了逾期风险。

这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在宏观经济下行、信用收缩的大环境下, “打破刚兑”是一条必经之路。出现问题的并非全是跑路的,新一轮大清洗中倒下的可能还有那些疏于风控的。

P2P还有未来吗

答案是肯定的。

要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先看看监管的政策导向,在行业恐慌情绪蔓延的当下,央行的发声可谓及时。

“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这是央行释放的最核心信息。

监管给了P2P整改更多的时间,但在2018年金融“去杠杆”、“防风险”政策口径未转向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整改远远不能松懈。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工作任务,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依然属于监管严控风险的领域。

仔细来看,此次央行的措辞,依然肯定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作用,即“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普惠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这意味着,未来P2P“排雷”虽然仍放在首位,但是“排雷”并不是“一刀切”, 不能因此抹杀掉一些合规平台的存在价值。

当前,金融机构对于金融服务供给力度仍然不足,特别是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一直以来未被有效满足,巨大的服务真空为P2P行业带来机会。

“通过金融科技,改变金融服务方式及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提高在传统业务模式下容易被忽视的微型企业客户的服务供给,将掀开金融竞争和金融科技发展的新的一幕。”工行前董事长姜建清近期指出。

对于近期P2P行业的未来,中泰证券也在近期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资金端严监管,网贷平台或将转型资产平台。

“网贷平台应继续发挥资产端的优势,切入细分领域,满足普惠金融的需求,而在资金端可逐步对接银行的信贷资金,或者发行ABS产品, 通过产品结构设计和增信手段进行收益风险的合理分配。”

凭借先进的技术与聚焦场景,金融科技公司正成为资产端和资金端的有效连接者,通过平台赋能,为传统金融打开新的大门。

头部平台洗礼后的“新生”

逾期、非法集资、跑路……这些关键词足以让行业陷入“恐慌”,着实让行业发展陷入到悲观的预期。当下,正是值得去思考P2P未来出路的时机。

此前,不少企业纷纷站出来呼吁行业正能量以提振行业信心,例如爱钱进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透明之旅”来增加投资人的了解度。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当前的确出现了不合规平台在马太效应下退出、清盘、甚至爆雷,可以说是行业在“排毒自清”,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长期来看对行业、对平台、对用户都是有利的。

未来,P2P行业加速分化不可避免。行业恶意违规企业以及经营能力不善的平台会被快速挤出,而“头部企业+合规企业”会形成P2P的未来格局。

剩下的P2P,并不会活的很轻松,构建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是关键。未来P2P平台需要比拼的不仅仅是获客能力,还有自身的风控能力、透明度等。

同时,行业里面的头部P2P平台要更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做好投资者教育也是企业社会责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P2P平台自身来说,该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爱钱进表示,第一是坚持合规。很多平台成立之初是秉持着合规的初心,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就变形了,合规发展始终是爱钱进坚守的第一准则。

第二是对于自然人的风控能力。互联网金融所服务的借款人,很多是因为征信信息不够完善,无法享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但并不代表这些用户的资质不好。

通过风控手段尽可能识别这一人群的信用信息,爱钱进借助由凡普金科自主研发的智能大数据风控系统识别风险和欺诈,为真正有需求的人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为理财用户筛选更多优质的资产。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经历了大浪淘沙与严监管的洗礼,P2P行业领先平台面临发展良机,龙头崛起的趋势或将越来越显著。

上海影像仪官方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厂商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P2P的N个死法宜信有多少坏账 下一篇: 【推荐】P2P盘点之一2016年正常经营P2P网贷平台2307家网贷平台p2p多少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