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顺平县历史简介

新闻热点 阅读 182 2024-12-10 15:15:12

顺平县

位于河北省西部,保定市西郊,太行山的东麓,东经114°50′-115°17′、北纬38°45′-39°07′。总面积714平方千米。顺平地处太行山东麓,洪积冲积扇平原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山与丘陵,平原约占2/5。唐河、逆河为长年河。顺平县历史悠久,其沿革情况如下:

夏及商代:今顺平县为一诸侯国,都逆畤邑(今安阳乡境内)。春秋战国:置县,名曲逆县,治在今大王、子城,属燕国。

秦朝:曲逆县属上谷郡。

西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将陈平封为曲逆侯。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陈的部将侯敞、王黄、张春等叛乱,汉兵在曲逆、聊城等地击败叛军。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改曲逆为顺平县,属冀州常山国管辖。

更始二年(公元24年),铜马起义军与高湖、重连两路起义军在蒲阳(今顺平县境内)会合,与萧王刘秀激战。

东汉: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又将顺平县改为曲逆县。汉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又将曲逆县改为蒲阴县。

北魏孝明帝孝昌年间(525~527年),划分中山郡的一部分增设北平郡,管辖蒲阴、望都及永乐县的一部分。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北平郡,蒲阴县改为北平县,县城仍在今大王、子城一带。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复名蒲阴县,旋又改为北平县,属冀州博陵郡。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北巡,征发北平县及河北十余郡民工开凿太行山,修建通往并州(山西)的驰道。

大业十三年(617年),高开道占据北平县。

唐初仍名北平县。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契丹攻北平县70天没有攻下,武则天下令将北平县改为徇忠县,以示嘉奖。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北平县。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6年),北平县城由大王、子城一带的旧城,移至现在的位置。

五代十国:北平县城由大王、子城一带的旧城,移至现在的位置。

宋朝: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改北平县为北平军。北宋末年,金国占领北平县,金改北平县为永平县,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永平县升为完州。

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完州为完县,此名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明朝:完县属保定府。

清朝:完县属直隶省保定府。

民国:完县属直隶省保定道。

1958年—1961年,由于区划调整,曾叫完满县,完县区,清苑县。1961年12月,恢复完县建制。199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完县改名顺平县。

进入 21 世纪后,顺平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继续稳步发展。

在经济领域,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特色农产品如蜜桃等的种植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着力发展工业,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促进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

在社会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文化上,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弘扬地方特色文化,进一步提升了顺平县的文化影响力。

在旅游方面,凭借着悠久的历史遗迹、美丽的自然风光,如伊祁山等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随着时代的发展,顺平县将继续秉承历史传统,不断开拓创新,朝着更加繁荣、宜居、宜业的方向迈进,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附:顺平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遗产介绍:

1. 伍侯塔

:伍侯塔,静静地坐落于顺平县城东北约 15 公里处的腰山乡南伍侯村西北隅。这座始建于辽代的古老建筑,犹如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魅力。

从整体来看,伍侯塔呈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姿态。它坐北朝南,其建筑结构精巧而稳固,由塔基、塔身、塔刹三大部分紧密相连而成。塔基坚实厚重,承载着整个塔身的重量,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沉淀。

塔身则设计为六角密檐式的五层空心砖塔,这种独特的造型既展现了辽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又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美感。每一层塔身都有着丰富多样的雕刻,这些雕刻作品极具研究价值。其造型琳琅满目,涵盖了人物、动物、花卉等各种题材,每一个形象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雕刻师的刀法流畅而洗练,下刀之处精准而有力,线条明快而优美,让人不禁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伍侯塔为辽代所建,但在风格上却仍然沿袭了唐风。这种巧妙的融合,使得伍侯塔兼具了辽代的雄浑大气与唐代的典雅精致。此外,该塔所采用的平面六角密檐形式,以及塔的外檐和塔刹均为琉璃构件的设计,在众多辽代塔中实属罕见。那些琉璃构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绚丽多彩的光芒,为整座塔增添了一份华丽与璀璨。

历经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伍侯塔依然屹立不倒,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后人研究辽代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瞻仰、探究和欣赏,让人们得以领略那久远而辉煌的历史篇章。

2.王氏庄园

:王氏庄园,坐落于顺平县腰山镇南腰山村,这座宏伟的庄园由王氏先祖王锡衮精心营建。

王氏庄园规模极其庞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且最为完整的清代将军府邸和巨商的豪门巨宅。其占地面积广阔,建筑布局严谨而有序,彰显出非凡的气派。如今,它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

漫步于庄园之中,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它既不同于庄严华丽的皇宫官府,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威严感,又区别于普通的一般民居,多了几分精致与典雅。庄园的建筑充分展现了我国北方居民建筑的特色与精髓,堪称北方居民建筑的极品之作。每一处建筑细节都蕴含着精湛的工艺和巧妙的设计,无论是亭台楼阁的造型,还是门窗雕刻的纹路,亦或是屋瓦的铺设,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心血与智慧。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岁月沉淀下来的浓厚历史氛围。那古老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昔日的故事仿佛在每一个角落悄然上演。“皇家建筑看故宫,民间建筑看腰山(王家)”,这句俗语生动地体现了王氏庄园在民间建筑领域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其奥秘,领略那独特的建筑之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座建筑的丰碑,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让后人得以一窥往昔的繁华与辉煌。

3.顺平地平跷

:顺平地平跷是河北省顺平县的民间舞蹈技艺,产生于河北中部的顺平县(原完县),由“寸跷”演变而来,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相传乾隆年间,顺平(完县)极为盛行“寸跷”,民国以后经艺人冀连三、邓金河等人对“寸跷”的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极具北方特色的“地平跷”。表演内容多以农村生活爱情为题材,有双人舞和多人舞两种表演形式。

“颠颤”是地平跷舞蹈动作中最富有特色的基本动律,它是以脚掌为动力,通过膝盖的上下弯曲带动全身,形成上下身体一致的颤动。由此动力产生的掌颤步、平颤步、踱颤步、碾颤步、跳颤步是地平跷各行当的基本步伐。再加上女主角色的夹裆、含胸和跨步的扭动,构成了地平跷独特的艺术风格。

地平跷的角色分为老逗、老坐子、挑趟和姑娘四个行当。老逗画丑脸戴小生巾,穿褶子、彩裤,脚穿朝方;老坐梳大头,穿女披,彩裤彩鞋;挑趟俊扮,头戴硬罗帽,穿黑色夸衣,黑色中式裤,腰系大带,穿快靴;姑娘梳大辫,戴花,穿戏曲花旦裤子袄,腰系彩绸,彩鞋。道具以霸王鞭、彩扇、绢、云帚为主。

地平跷的伴奏音乐主要有《将军令》《高山流水》《小二番》等。舞蹈活泼,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1989年,地平跷被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北卷)并在全国出版发行。2000年,河北省电视台《民俗村》栏目对地平跷的表演形式进行了录制,并在电视台播放。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顺平地平跷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顺平县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画卷,它们既是过去的见证,也是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不断吸引着人们去探索、研究和传承。

系统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别墅门窗

系统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保定铝艺大门厂家 下一篇: 保山市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招聘启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