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浑身都是宝

基金理财 阅读 150 2024-12-10 19:19:40

来源: 原创稿

2月13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迎来降雪,“雪如意”和“冰玉环”银装素裹,增添了视觉美感。一位外国运动员惊叹起跳时可以看到长城,让人享受跳台滑雪的快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项目规划设计总负责人张利表示,开赛以来古杨树场馆群的使用和体验效果实现了建筑师设计的初衷:中国文化元素与赛事体验密切结合。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与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核心赛区。 吕晓斌摄

场馆设计展现优雅中国风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承办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比赛,整个场馆依山峦而卧,外观结构与中国古代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完美融合,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

一柄如意包括柄首、柄身、柄尾三个部分。“‘如意’形象的表达需要一个恰如其分的‘柄首’,我们考察后发现,跳台顶部缺乏为公众驻留和活动的空间是大多数跳台滑雪中心赛后利用不佳的原因之一。我们要在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中心顶部做成环形的空间,它中间的掏空既是让结构中心更靠后,从而使前面的悬挑更稳固,也是为东部空间营造出更丰富的节奏以及与跳台出发区直接的视觉联系。”张利说。

“雪如意”选址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地貌,场馆架空设计保证了轻触式的自然干预,实现与周围生态和谐相处。在色彩上,“雪如意”采用了可映衬周边自然环境的铝金属原色,与崇礼山区四季丰富的色彩变化相得益彰。“雪如意”平顺的造型与周边山体实现了谦和对话,是东方和谐自然观的表达。

站在“雪如意”观景平台俯瞰,一条“C”字形漫步大道环山而建,中间与“雪如意”相连,两端分别串联起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这便是“冰玉环”。

张利介绍,在最初谋划张家口赛区古杨树组团时,瑞士格尼斯团队提出围绕古杨树小山丘的五层圆环状综合体建筑集成所有设施。“这个想法非常浪漫,也非常有启发性。而我们从一开始就有利用架空步桥联系冬季两项、越野与跳台滑雪三个场馆观众区的想法,这样可以在赛后把山谷地表完全交还给自然生态。”张利说,“C”字形半环的漫步景观——“冰玉环”串联起古杨树场馆群各个竞赛场馆,成为赛场间连接方式的创新。

在山水间寻求轻触式干预

张利说,从设计角度讲,“雪如意”可谓“浑身都是宝”,其中有五个突出的设计亮点。一是完美实现中国文化元素表达与赛道特征的结合。“雪如意”柄首是顶峰空间,柄身是赛道和防风,柄尾是结束区体育场。

二是架空设计保证轻触式的自然干预。“雪如意”整体顺山势而下,主要结构架离山体地表,保证地表径流、生态延续与动物迁徙不被阻断。

三是前所未有的顶峰空间为跳台滑雪中心赛后利用提供新的可能性。顶峰环形空间提供4000平方米的无柱空间,除具有360度全景视野外,还具备千人左右规模的展览、会议、观演等功能,是冬奥会历史上跳台滑雪中心赛后长期利用的新尝试。

四是底部结束区体育场设置平坦的足球场,提供多种户外大型活动的可能性。“雪如意”打破最近跳台滑雪中心以反坡和分离座席为结束区的惯例,而是采用足球场加环绕座席的布局,大大增加了跳台滑雪比赛以外的大型户外活动的功能性。

五是“雪如意”柄身部分赛道边缘的自防风设计,大大降低了对附加防风的需要。与过往冬奥会数百米附加防风相比,“雪如意”侧面不再需要附加防风网,只是在建筑背面山脊上附加少量的防风即可。

因地制宜应对气候挑战

张家口赛区在气候上与延庆赛区接近,但也有明显的不同。张利介绍,张家口赛区规划设计在气候上主要面对三大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风。张北的风较大,会对很多跳跃式项目产生影响。规划设计方面的应对主要是合理选址、定位坐落方向及设施的自防风设计,比如跳台滑雪是一项对风极为敏感的运动,“雪如意”选在有一定自然山体和植被防护的侧向山谷里,并利用柄身的边缘实现自防风。

第二大挑战是冷。很多夜间比赛时,气温会降至零下10摄氏度以下,设计上的应对主要是增加运动员出发区等重点部位的局部增温保暖设计。

第三大挑战是水。张北山区的年降水量、特别是夏季降水量在中国北方地区较大,这对建设规划的排洪提出了挑战。设计团队学习世界其他冰雪胜地的做法,以自然生态为重,不用巨大的混凝土排洪渠把山体表面切割得四分五裂,而是尽量用疏导的办法排洪,用层叠的存、灌结合的人工湖蓄洪,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断桥铝门窗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国家药监局:停止销售31批次假冒化妆品(详表) 下一篇: 国庆假期的坚守:民生工程施工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