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袁花未来会有大发展吗

区块链 阅读 65 2024-12-11 13:51:52

文章目录:

1、从碧波荡漾神仙湖看海宁袁花美丽城镇蝶变之路2、泪崩海宁男子用30年 创造了一个奇迹3、让小镇日子跟城里一样好 海宁袁花打造“美丽城镇”共享“美丽生活”

从碧波荡漾神仙湖看海宁袁花美丽城镇蝶变之路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如今,海宁市袁花镇夹山村的神仙湖波光粼粼、景色优美,是周边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不过,这幅美丽图景在几年前还是满目疮痍、杂乱无章。

如今的神仙湖

曾经的神仙湖

“我从小就在夹山村长大,看着这里由沙石漫天的采矿业逐渐变成今天的绿水青山。我想说,袁花美丽城镇建设,我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今天,一说起庄康岭区块的变迁,夹山村党委书记冯海波很是感慨。他说,以前开矿时灰尘满天,边上的扣板厂味道也很大,现在通过整治,哪里还看得出当初的影子,神仙湖畔碧波荡漾,环湖步道更是成为了夹山人散步锻炼的首选。

顺着冯海波手指所指的方向,记者只见广阔无垠的神仙湖,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夹山村中,远处还有一对新人正在神仙湖胖拍摄婚纱照。据冯海波介绍,神仙湖已经成为了不少摄影工作室婚纱取景的“宠儿”,周末更会有不少市民前来游玩。

自2012年开始,袁花镇就以自然生态修复为主,人为修复为辅,采用蓄水修复的方式对庄康岭区块进行了生态治理,形成了目前的神仙湖水域。“神仙湖”生态公园总面积1975亩,约1316666平方米,湖面1120亩,蓄水量可达288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蓄水量的2倍。

生态账看得清晰,经济账单算得明白。近年来,夹山村狠抓“低散乱”整治,还集中腾退拆除了庄康岭区块内的企业和违建,复垦土地100余亩。这些土地指标为袁花镇美丽城镇建设“腾”出了发展空间,也为夹山村“腾”出了未来。

“通过低散乱整治腾笼换鸟,我们村换来了近2.7万方的标准厂房的土地指标。” 冯海波表示, 这大大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如果标准厂房运营顺利,今后这些置换来的固定资产将每年为村里带来500余万元的收入。

一个湖的变化折射的正是“工业特色型”省级美丽城镇建设以来袁花的变化。自2019年申报创建“工业特色型”省级美丽城镇样板以来,袁花镇充分梳理分析城镇发展趋势、产业提升现状,围绕“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的建设目标,形成了包含24个建设项目的项目库,计划总投资13.3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2.27亿元。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设,犹如和煦春风,唤醒了小镇的悠悠风情,激发了小镇的无限活力,就如同“阳光”里蕴含着经济潜力,也寄寓着希望。

走进袁花阳光科技小镇,一个光伏停车场格外引人注目,只见车棚内整齐划一地停着各式小轿车,顶棚则由光伏电池组件铺设形成,在夏日骄阳的照射下,湛蓝的光伏板耀眼夺目,熠熠生辉。

“这个停车场不仅能为车辆遮阳挡雨,还能进行‘光合作用’,把阳光转换成绿色的电能。”经济发展办副主任翟佳贤介绍。项目于2020年10月竣工验收,已并入国家电网运行发电,平均每月能为镇里省下3万元左右的电费。

阳光的能量在阳光科技小镇远不止如此。从“晶科”的点状光源,到阳光“满袁”,一条“阳光产链”正在袁花孕育而成。当下,袁花镇正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退散进集”,打造超100万方的标准厂房小微企业园,为产业企业入驻提供“拎包入驻”服务,打好完善产业链基础。同时,打造了从电池片、组件、电站建设“产学研检用”体系完善的全产业链。

在研发上,袁花更是融入了这条产业链“高”“新”“特”的元素,通过培育国家中低温太阳能光热利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浙江)和晶科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并与晶科慧能、哈工大大数据集团等签订合作协议,袁花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赋能,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我们有责任、有条件、有信心为这项工作推进贡献更多‘袁花力量’。”袁花镇主要负责人说。以小镇龙头企业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的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过70GW,全球每发10度光伏电力,1度来自于晶科能源,光伏发电所带来的每10吨减碳量,1吨由晶科能源贡献。

近日,浙江省2021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正式公布,袁花镇作为“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入选创建名单。借着这股东风,袁花镇再次吹响了美丽城镇建设“冲锋号”。接下来,袁花镇将定位“工业重镇、产城融合”,打响“阳光产业”品牌,努力建设底蕴深厚、望山见水、生态宜居的品质袁花,高质量推进“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打造“一核一主一区一片”的镇域发展新格局。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泪崩海宁男子用30年 创造了一个奇迹

30年,10000多个日日夜夜,海宁一男子从未睡过一个整觉,却创造了一个奇迹!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令人泪目却又令人羡慕……

海宁袁花镇谈桥村桂花组的最西面,有一间不大的平房,里面住着一对夫妻名叫范珠良和都雪娥。今年是他们结婚的第51个年头,年过花甲的他们依旧亲昵地唤对方为“珠良”和“雪娥”。这30年来,珠良为雪娥创造了一个奇迹。

新婚后的第三个月就分开了

大潮君走进珠良和雪娥的家,第一眼便觉得,屋子虽然不大,但是却被打理得非常整洁,白色的瓷砖地板上一尘不染。

1966年,同为21岁的珠良和雪娥在村里媒人的介绍下认识了,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是彼此却非常聊得来。1967年的冬天,他们结婚了。

新婚夫妻本该是甜甜蜜蜜的,但是珠良和雪娥却面临着分别。结婚才三个月,也就是在1968年,珠良通过征兵体检,成为了一名新兵。这意味着,他要离开家乡、离开他的新婚妻子。走的那天,一家老小都在火车站为珠良送别,雪娥哭得眼睛又红又肿。谁能想到,小夫妻俩这一别,就是11年……

在部队的11年间,虽然有探亲假,但是夫妻两人聚少离多,期间两个孩子陆续出生。回忆起那几年,珠良的愧疚都写在脸上:“她一个女人,又要照顾上面的老人,又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打理好家里的田地,却从来没一句怨言,这是我欠她的……”

人生有多少个11年可以等?因为心疼雪娥,又记挂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1979年,珠良毅然决定离开部队,回到家人身边。当时,部队里的领导极力挽留,珠良也很明白,继续留在部队对他将来的发展很有帮助,但是他没有犹豫。

结婚11年后,33岁的珠良和雪娥,终于不用再用书信互诉思念了。

噩梦突然降临在这个家…

一家人终于团团圆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是,噩梦却突然降临在了这个家…

那是1990年,珠良和雪娥44岁。夫妻俩非常清楚地记得,就在那年6月10日,雪娥在拆房子时,被一条一公尺半长吐着信子的蛇惊吓到后,不慎踩空掉下了梯子……

当天珠良正在单位上班,接到电话后他立刻奔去医院。抢救完,医生语气非常沉重:“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妻子脊柱严重受损,导致高位截瘫,必须立刻手术!”

“什么是高位截瘫?”当时珠良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医生向他解释:就是脖子以下都瘫痪了,再也不能走路了……

这短短的几个字,像刀子一样在珠良的心里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瘫痪”这个他曾经觉得无比遥远的词,突然降临在自己妻子的身上,这对一家老小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珠良来不及思考,当天就把妻子送去了杭州的大医院进行手术,接下来他要面对的,不仅是瘫痪的妻子,还有接踵而至的高昂手术费用,以及迷茫的未来……

可是根本容不得静下来慢慢想,珠良一咬牙,决定问亲戚借钱,他挨家挨户地跑,把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都问了遍。“妻子要紧啊,妻子要紧啊,钱总归是还得完的……”回忆起当时的艰难,珠良的眼圈再一次红了。

在90年代,身上一下子背了好几万的债,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努力赚钱给雪娥治病,养活一家老小,妻子住院的2个多月里,珠良不得不继续工作。单位知道情况后,每隔一天都会让他去照顾雪娥,去不了的那天,珠良就提前安排好亲戚,一家一家轮流帮忙照顾……

90年代,医院条件比较艰苦,病房里没有空调,为了能让雪娥睡好点,珠良和亲戚们每晚都会用扇子给她扇风,顾不上手酸,一扇就是好几个小时。刚出事的时候,雪娥总是会哭,会发脾气,珠良就压着心里的痛,不停地安慰雪娥:“不哭了……事情已经出了,为了孩子,你一定要安心养身子……”

是啊,伤在妻子的身,却痛在珠良的心头。有好几个晚上,他回家后一个人在屋子里偷偷地抹眼泪……那2个月,亲戚们都说,向来一直很有精气神的珠良一下子老了许多。

主治医生告诉珠良:如果恢复得好,可能还有站起来的希望。

这句话深深地埋在了珠良的心底,成了他后半辈子最大的心愿和动力。之后,珠良在医院学了一整套康复训练的动作:关节活动、手腕活动、按摩等等,都记熟了后,他带着妻子回家了。

“咬咬牙,一定能过去”

回到家里后,珠良的生活重心,全都放在了雪娥的身上。喂饭、洗脸、翻身、擦洗、喂药……每天24小时,雪娥的吃喝拉撒都得有人帮忙。珠良上班的时候,亲戚们每家每户都会自发地轮流来家里帮着照顾。

珠良说,当时他每天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咬咬牙,一定能过去的,妻子一定能好起来的。”

就这样日复一日,珠良围绕着高位截瘫的妻子,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有一天,珠良和家人在床边守着的时候,无意间发现雪娥的一根手指突然动了一下,这一发现令珠良又惊又喜。雪娥这个突如其来的小动作也给了珠良满满的动力,他激动地告诉雪娥:“你一定能够好起来的!”

果然,在一家人悉心的照料下,一年后,本来完全不能动弹的雪娥能够在家人的帮助下坐起来了,甚至还能下床坐到轮椅上。

眼看着雪娥的身体渐渐有了起色,珠良决定把妻子接到市区,两个人一起住在市区,这样既能方便照顾妻子,多陪伴妻子,也不用再麻烦亲戚们了。就这样,珠良一个人挑起了照顾雪娥的重任……

周一到周五,珠良边照顾雪娥边工作,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到了周末,他就骑着自行车回到十几公里外的乡下,打理家里的承包田。其中的劳累和辛苦,只有珠良自己知道,但是为了妻子,他从没怨言。

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

妻子的一句话让人泪崩……

雪娥回忆起这30个年头,心里也是一阵一阵的酸楚。她说,为了她,珠良30年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因为雪娥的中枢神经受损,连带膀胱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伤,所以她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上一次厕所。加上没办法站立,每次上厕所,珠良都要先抱雪娥到一个特质坐便器上,等结束后再抱到床上,一次下来大约要花5分钟左右……

“晚上只要听到她唤我,我就马上起来,一个晚上要五六次。”范珠良说,这30年来,他从来都不敢睡太深。

说到这里,雪娥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她低着头自言自语般地说了很多,声音很轻:“苦了我,也苦了他啊,他本来可以过得很好,我摔坏了,害他辛苦了大半辈子……他只有两只手,却又要照顾外面,又要照顾我……而我什么也干不了……”

结婚几十年了,珠良何尝不懂雪娥心里的痛,但是向来都很乐观的他,转头笑着对妻子说:“过日子,不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吗?”

对雪娥而言,病床就是她瘫痪后30年来的全部世界。但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她从来都不孤单,因为她有珠良无微不至的照料,为她创造奇迹......

造了10多年的别墅一直空着……

2005年,村里的街坊邻居们都造起了高高的楼房,珠良的儿子也给老夫妻俩造了一幢蛮气派的小别墅,想给他们住得舒服些。

可是珠良思来想去,照顾妻子还是以前的平房方便,于是在2008年退休后,珠良就带着雪娥回到了一开始的小平房里头。儿子们拗不过老夫妻俩,所以这别墅,也就一直空着了。

珠良带着雪娥回到平房后,向来孝顺的儿子们就给平房好好装修了一下。装修的时候,细心的珠良还特意嘱咐了木工,要把家里所有的门框都磨得平平的,以防雪娥磕碰着。

街坊邻居们都说,珠良这人啊,不光是脾气非常好,还比一般男人细心……

“苦日子都熬过来了哟”

珠良退休后,老夫妻俩几乎每天24小时都呆在一起,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早晨5点50分,珠良先起床给雪娥烧粥;到了7点,珠良把牙膏挤好、杯子脸盆都准备好后,去房间服侍雪娥起床;两人喝完粥后,雪娥会自己去做做复健、开着儿子给她买的电动轮椅出去晒晒太阳,另一边,珠良开始浇花喂鸡、下地干活、打扫卫生、洗衣服……别看屋子不大,家里头大大小小的杂事可多着呢!

雪娥笑着调侃珠良:“我出事前家里大大小小的杂活都是我干的,但是这30年来,珠良不仅学会了做饭、打扫卫生,还学会了缝衣服、被子,我们女人会干的活他都会哟!”

老夫妻俩还会经常一起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看看报纸,珠良每每看到报纸上有意思的新闻,就会递给雪娥看,两人还会一起讨论海宁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呢!

每到周末,两个儿子还会带着媳妇和孩子一起回家,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顿饭。所以周末是珠良最忙的时候,上街买菜、做饭……忙得不亦乐乎。雪娥就静静地坐在一旁陪着老伴。而说起家里的两个儿子,老夫妻俩脸上的笑意更是藏都藏不住……

2010年的时候,两个儿子说走就走,带着老夫妻俩去了北京,看了天安门,走了长城,因为雪娥不能走路,两个儿子还轮流背着母亲,登上了万里长城。

这两年,雪娥已经能自己下床沿着墙壁站起来了。最近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告诉珠良一个好消息:按现在的趋势,只要积极地做好复健工作,将来很有可能能够下地走路。

少来夫妻老来伴,大潮君看得出来,尽管长年卧病在床,但是雪娥的气色却一点也不差。珠良小声地告诉我们,只要他自己身体允许,一定会服侍妻子到走的那一刻……

一幢小小的平房,一个不大的院子,一块绿油油的菜地,一对相互依赖的恩爱老夫妻……

30个年头,10000多个日日夜夜,珠良不离不弃的陪伴,为雪娥撑起了一片天,创造了一个奇迹。珠良用行动最好地诠释了这句结婚誓词“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一辈子都不离不弃……”

让小镇日子跟城里一样好 海宁袁花打造“美丽城镇”共享“美丽生活”

“城里乡里一样美”,是袁花镇不少居民对这几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高度评价。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的小城镇,恰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中枢点。如何继续当好这个中枢点?近年来袁花镇聚焦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委托省规划院编制了《袁花镇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总方案》,以“五美”为总目标,总投资13.39亿元,擘画发展新蓝图。

“要让小镇日子跟城里一样好。”袁花镇村镇建设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践这句简单的话并不容易,美丽城镇需要具备“五美”,即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和善治为民治理美。

今年,袁花镇围绕“五美”再发力,其中在“生活美”上更是大做文章。经过“梳洗打扮”,一纸规划成为现实,小城镇变化逐步凸显,“城乡等值”的美好生活呼啸而来。

以产促城 美丽城镇展露尖尖角

才感盛夏,忽而立秋,将是岁稔年丰时,细数袁花美丽城镇建设,已悄然翻开新的篇章。叩问美丽城镇建设缘起,袁花给出的答案令记者见到了一座城镇拥抱新时代的内外兼修。

青青毛竹山,悠悠花溪水。坐落于海宁东南方向的袁花镇形成集市已有千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这一山一水一古镇也日新月异。近年来,更是围绕“工业强镇”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厨电、新材料”为主的“三新”产业,初步形成以阳光科技小镇为主,双丰、濮桥园区为副的“一主两副”工业格局。今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34.12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列全市第一。

“产业的持续向好,也反作用于老旧城镇的急需改造提升。与蓬勃发展的工业相比,袁花老镇区发展一度稍显薄弱。”袁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在市全局谋划美丽城镇之下,袁花镇突出“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定位,目标到2021年完成创建美丽城镇样板镇。

清醒认识到工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优势后,袁花明确了要打造以产业美为重点,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治理美齐头并进的美丽城镇,走一条“人产城文景”深度融合之路。

近年来,袁花镇不断拓展镇区东部空间,实施花溪人家、龙鑫商厦、天仙广场、袁花农商综合体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城镇形象明显改观,城市功能大大提升。

今年以来,袁花镇更是积蓄美丽城镇建设新动能,产业平台建设遍地开花,双丰集成家居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龙联镇西两创中心、夹山两创中心纷纷动工;河长制一贯到底,“清水”淌进了百姓生活,高质量生态画卷缓缓铺就;“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联勤警务室实现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文明村镇创建加快步伐,一次次志愿服务,一场场公益演出涵养了文明沃土......

打造“五美与共”幸福家园需久久为功。“今年生活美是我们美丽城镇建设的一大亮点。”袁花镇村镇建设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致力于将袁花变成美丽的“花园”,袁花镇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把握美丽城镇建设的价值导向,正着力于外在塑形,内在提升,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升级美丽城镇。

以美聚人 美丽城镇再添“生活美”

“花开两三朵”不够,“春色满园醉”方可。今年以来,袁花镇“美丽”重磅升级,继新建袁花农贸市场与新建袁花市民广场两个项目完工后,城镇建设再添“生活美”。

“目前,袁花共有两所幼儿园,园内幼儿学生数量已经接近饱和,但是近年来随着晶科生产规模的扩大、阳光科技小镇园区的启用,大量新居民来到袁花定居。”日前,记者跟随袁花镇村镇建设办工作人员来到位于袁花镇学前路南侧、东草港东侧的新建龙溪幼儿园项目,工作人员表示,为了留住这批新居民,镇里正通过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健全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完善、优质的服务保障。

新建的龙溪幼儿园规划用地面积17.2亩,总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配有幼儿活动室、专业教室、音体室等,规划班级18个,预计明年8月建成完工,将为学生提供更全方位、高品质的学前教育服务,也将成为袁花镇规模最大的幼儿园。

如果说产业美强化的是发展特色,那么生活美则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一直以来,位于南街路、长益路路口的袁花镇文化活动中心,是袁花老镇区最热闹的区域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居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增加,中心日渐无法满足群众所需。

记者了解到,今年袁花镇特意启动了文化活动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完善服务功能,项目计划年底前完工。改造后的文化活动中心将拥有智慧图书馆、农民画艺术中心,以及室外土建式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所。建成后,该中心将向全镇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定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打造有阵地、有队伍、有载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这样的改变还将继续,而且还会重磅升级。据了解,当下袁花法庭也通过用地置换的方式异地新建,规划用地面积2.24亩,总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审判、办公用房等共3层。目前,已完成前期用地和招投标手续,场地已平整,正在加快施工进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接下来,我们不仅要为美丽城镇‘输血’,也将不断提升城镇‘造血’功能,加快推进老街焕新,提升袁花气质。”袁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美丽城镇建设的号角已然吹响,这顺应了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袁花镇将在这场永不停步的城镇发展“长考”中,进一步拓宽城乡融合之路,让美丽城镇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隔热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别墅门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海塑南邦铝业立式喷涂线投产换粉速度从40分钟缩减到5-10分钟 下一篇: 海安铝业

相关资讯